《松江人文大辞典》精选丨沪剧


来源: 腾讯网

沪剧旧称“花鼓戏”“滩簧”“本滩”“申曲”。本土戏曲剧种。据《瓶花


(相关资料图)

沪剧旧称“花鼓戏”“滩簧”“本滩”“申曲”。本土戏曲剧种。据《瓶花斋杂录》《淞南乐府》,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前后,松江府域内有流动艺人用本地方言及山歌小调演唱戏文,男敲锣、女打鼓,和以胡琴、笛、板,人称“花鼓戏”。清道光年后,形成由男子扮演的上手(男角)、下手(女角),操胡琴,击响板,自奏自唱的“对子戏”。以唱为主,题材取于农村、乡镇日常生活,演出服装大多是农民穿着。剧目有《卖红菱》《女看灯》《拔兰花》《小分理》等。后发展成3个以上演员演出、专人乐器伴奏的“同场戏”,出现专业或半专业演出剧团,俗称“草台班”,在乡间搭台演出,剧目有《打花包》《陆雅臣》《庵堂相会》《借黄糠》《阿必大弹棉花》等。晚清,“花鼓戏”进入上海租界,改称“滩簧”,为有别于苏州、无锡、宁波滩簧,上海本地滩簧,称“本滩”。在浦西者称“西帮”“西乡调”,在浦东者称“东帮”“东乡调”。松江为“西帮”发源地。花鼓戏以其内容粗俗、色情屡遭官府禁止。清同治七年(1868年),江苏巡抚丁日昌严禁花鼓戏,艺人遭受严厉打击。士大夫对其多有抨击,清光绪《松江府志》:“又有棍徒携带妇女,出没乡间,演唱淫词(俗称花鼓戏),亦导淫之敝也。”民国初,花鼓戏仍被视作淫戏屡遭政府明令禁演。花鼓戏根植农村,取材社会趣闻、爱情故事,通俗易懂,在乡村集镇观众众多,特别受农民欢迎,禁而不绝。1919年重修《张泽志》:“春秋农村聚资唱滩簧,今之沪戏,俗称花鼓戏。”施阿贵、高贵生、吴金发、张彩霞等西帮戏班经常在松江农村演出。逢好年成,春季迎神赛会期间,数村合资,请滩簧戏班演社戏,称“唱春台戏”。1914年“滩簧”易名“申曲”,在上海地区广为流行。1920年前后,张彩霞的“大阿宝班”经常与“高贵生班”“小阿宝班”等花鼓戏班联袂会串。1922年,松江西门外东施庙戏馆首邀花鼓戏滩簧艺人演出,朱根泉、马囡囡、石根福和石美英(后两人为石筱英养父母)演出《绣荷包》《卖冬菜》《珍珠塔》等剧目,申曲开始在松江戏院舞台演出。后上海申曲名角丁婉娥、张谷声、顾泉生、花月英、陈鹤轩、杨美梅、石根福、石美英、张彩霞、凌爱珍、筱文滨、刘子云、王筱新、俞麟童、夏福麟、石筱英、丁是娥、邵滨孙、解洪元、汪秀英等相继到松江献艺。申曲在松江逐渐繁荣,江浙沪大量申曲演出剧目源自松江,有表现爱情的《卖红菱》《孟姜女》等,揭批恶习的《朱小天》《还披风》等,感慨人间悲欢离合的《捉牙虫》《玉连环》等,激浊扬清的《打花包》《借妻堂断》等。松江各戏院演出申曲经常座无虚席。1924年起,在松江城乡茶馆书场出现类似曲艺形式的“坐唱滩簧”。1934年,陈鹤轩组织成立松江第一个申曲剧团“中山社”,与常在松江演出的“新新社”“花月社”并称三大班。“中山社”常演出京剧移植剧目和时装戏,以位于松江城区松汇路上的“松汇小筑”为演出基地,在青浦、嘉善、嘉兴、硖石、吴江一带巡回演出。20世纪20年代,申曲演出无布景,30年代始采用布景,由简易而繁复,“中山社”借鉴当时京剧的舞台机关布景,运用于申曲《白蛇传》《火烧红莲寺》等,在松江引起轰动。20年代起,松江申曲舞台逐渐出现时装戏,30年代“中山社”演出的《阮玲玉自杀》等票房极好。松江时有申曲演出场馆13处,被称为“滩簧码头”。30年代,常在松江演出的申曲剧团有“婉社”“爱鸿社”“敬兰社”“新生社”“新艺社”“春新社”“大中社”等。各乡镇成立一批沪剧业余爱好者团体,以自娱自乐为主,也在节庆、庙会期间演出。抗战全面爆发后,松江的剧场被炸毁,申曲艺人四散。1941年“申曲”改称“沪剧”。1950年初,松江县叶榭地区姚士良、孟俊泉、陶震明发起组建“青年沪剧团”,后改名“红旗沪剧团”,常演剧目有《白毛女》《刘胡兰》等。1952年起常年在无锡、杭州等地巡演,1956年与“新乐沪剧团”合并成立“无锡市沪剧团”。1951年1月,王飞鸿在松江明星大剧院创建“少壮沪剧团”,旋改名“红星沪剧团”,1955年在太仓登记注册,改名“太仓县沪剧团”。1952年王中玉在上海曹家渡三民剧场创办“沪风沪剧团”,1955年4月起常年在松江演出,“上青”“东方红”两个民间职业沪剧团加入“沪风”,组建成新的“沪风沪剧团”。1955年松江“西帮”艺人发起组织“松江县沪剧改进协会”,假岳庙东厅为演出场所,对外称“群力沪剧团”,演出剧目有《庵堂相会》《蜜蜂计》《珍珠塔》《文武香球》等,1958年协会解散。1956年8月“沪风沪剧团”改建为“松江县沪剧团”,主要在县内各集镇和农村巡演现代戏,演出剧目有《白毛女》《罗汉钱》《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赵一曼》《碧落黄泉》《杨乃武与小白菜》《大雷雨》《渡江侦察记》《林海雪原》等;1962年起,演出剧目有《星星之火》《芦荡火种》《霓虹灯下的哨兵》《南海长城》《丰收之后》《亮眼哥》《姜喜喜》《夺印》《红色家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1971年7月剧团解散。1949年后,松江县城乡相继建立一批业余沪剧演出团体,至1956年全县业余沪剧团有92个。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新五公社文工团沪剧创作、演出成果丰硕,知名的小戏有《红烧鸡》《篱笆边上》《新嫂嫂》等,松江县文化馆及各公社文化站、文工团创作的一批沪剧小戏在市群众文艺会演中获奖。70年代初,沪剧小戏《开河之前》《女清洁工》获市群文系统大奖。80-90年代,松江群众业余沪剧创作演出繁荣,沪剧小戏《定心丸》产生热烈的社会反响,《摇篮曲》《厢房里的秘密》《瓜园曲》《竹园曲》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好评,松江被称为“小戏之乡”。2002年松江区文化馆组建沪剧沙龙,各街道、乡镇先后组建沪剧沙龙50多个。2016年7月10日永丰街道立韵沪剧队队员吴月萍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个人沪剧演唱会。

编辑:贾丽

[责任编辑:]